祝福盆栽首亮相 路竹圖書館展出身障青年創作成果

祝福盆栽首亮相 路竹圖書館展出身障青年創作成果1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由平安基金會承辦之「路竹身心障礙者作業設施服務」(路竹小作所)與高雄市立圖書館路竹分館共同舉辦的「享受自然系列:水繪布包×祝福盆栽」特展,即日起至8月20日(三)於圖書館一樓開放空間展出,邀請民眾免費自由參觀。


今年展覽以「自然」為主題,從風景、天氣、銀河、動物、植物等五大面向發想。除了平面創作,今年首度加入立體陶瓷「祝福盆栽」,成為另一亮點。每一盆盆栽盆栽,皆由服務對象於6月的藝術課程中親手繪製,搭配植物移植,並在陶盆上寫下鼓舞人心的祝福語。由於陶盆為立體結構,對於手部動作的穩定與精細度要求更高,但服務對象仍展現出創作熱情,完成了一盆盆獨具個人風格的作品。

這項園藝計畫源自於112年,教保員謝碧娟帶領服務對象於空間中種植植栽,從日常生活中學習照料與觀察植物。從最初的薰衣草、薄荷、迷迭香等香草植物,到後來的黃金葛、金邊虎尾蘭、雞冠花等,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小花園。今年3月植樹節,服務對象更親手種下福木,強化與自然環境的情感連結。


教保員謝碧娟分享:「服務對象在照料植物過程中,不僅培養責任感,也提升對生態環境的敏銳度。有服務對象觀察到花園裡有無尾鳳蝶來產卵、白星天牛棲息,開心地與大家分享,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自然教材。」由於植物成長速度緩慢,服務對象常因記憶力不足忘記澆水,老師也細心設計提醒方式,例如在下班前噴灑十下等,引導他們養成穩定的生活節奏。


副主任許雅惠表示:「透過布包創作與植物栽培,服務對象不僅能展現創作潛能,我們期盼藉由這樣的展覽,讓社會大眾重新認識身障青年的能力與生命力。」
路竹小作所自111年起推展布包創作課程,歷年主題與技法皆有所變化,從最初以「路竹四寶」為創作發想,去年轉向自然元素,今年更進一步加入拓印點描與媒材實驗等技巧,鼓勵服務使用者使用葉子、樹枝、果實等自然素材進行創作,七位參展的服務對象更在年初設定個人目標,希望能透過展覽讓更多人看見他們的努力與進步,進而累積作品,增加成就與自信。


教保員補充:「構圖與配色對服務對象而言是很大的挑戰,尤其一開始僅能運用兩種顏色,經過反覆練習與個別支持後,如今已能掌握多種色彩表現,甚至會主動與老師討論畫面配置。」作品形式也從過往的零錢包、便當袋,逐步拓展至飲料提袋、束口袋、斜背包等,展現更成熟的創作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