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港醫院獲越南175軍醫院50年來首度跨海邀請 全台唯一代表出席院慶盛典 高醫體系展現台灣醫療外交力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當今世界變化迅速,科技突飛猛進,為應對日益複雜且跨國性的挑戰,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近年來積極拓展國際合作,與越南175軍醫院(Military Hospital 175)建立深厚的醫療交流。今年5月,小港醫院更受該院創院50年來首度跨海邀請,成為全台唯一獲邀參加院慶盛典的代表。此次出訪不僅代表高醫醫療體系以臨床實力為基礎,結合體系資源,將台灣醫療的專業與創新輸出國際,不僅深化台越雙邊友好關係,更展現臺灣醫療軟實力走上世界舞台的潛力,實踐「以醫帶商」的策略目標,為臺灣生醫產業開拓出一條具高度價值與外交意義的國際通路。
此次越南之行,由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陳建志董事長會同高雄市議員林智鴻,展現高醫醫療體系對國際合作的重視。陳董事長表示:「醫療不僅是專業的傳遞,更是一種信任的建立與文化的對話。我們期望透過與越南夥伴的實質交流,將高醫在尖端醫療、高齡照護等經驗,貢獻給國際社會,需求在哪裏,高醫就在那裏」。
越南175軍醫院成立於1975年,為國防部直屬的重要醫療機構。該院今年迎來50週年,越南國防部副部長范懷南上將(Senior Lieutenant General Phạm Hoài Nam)在視察期間,特別指示該院朝向多功能、專科化的軍事醫療綜合發展,期望其結合醫療服務、科研、教育與國際合作,成為區域指標性的現代軍醫體系。陳建志董事長特別致贈琉璃「蒼龍耀日‧ 昇」,祝175軍醫院蒼龍耀日50週年快樂。馮明珠副院長代表小港醫院致贈琉璃「喚起天地同綻放‧桃花」祝賀175軍醫院新大樓啟動後如花盛放,福澤萬民。
這一切交流的推動與落實,離不開小港醫院馮明珠副院長的努力。多年來,馮副院長持續扮演兩院之間的連結者與推動者,無論是協助設計咀嚼吞嚥培訓課程、安排到高醫體系的學習內容,或是跨國溝通與協調資源,她都親力親為,確保每一次交流都能達到最大效益。特別是在咀嚼吞嚥照護方面,小港醫院在2022年 與越南175軍醫院首度接觸後,發現越南也正面臨高齡化社會的人口結構挑戰,於是提出超前部署設立咀嚼吞嚥中心的建議,在多年努力下於今年1月在成立東南亞第一座吞嚥障礙管理中心。
正如《師說》所言: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」,馮明珠副院長不僅在制度與訓練規劃上提供協助,越南175軍醫院在面對棘手個案時,更主動邀請她參與會診與臨床討論,與當地團隊共同探討實務策略與照護方針,將台灣的經驗與熱誠帶進每一位患者的照護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小港醫院近日將派醫師前往越南175軍醫院學習進行「戰爭醫療」專業學習,聚焦於戰傷處置、災難醫療與應變訓練等,因為175軍醫院具備「軍事背景&災難應變」的經驗,擅長在資源不穩、環境嚴峻下運作醫療系統,這正是韌性醫療的重要概念。小港醫院長期關注高齡照護與吞嚥困難等議題,越南方面預計將於今年6月來小港醫院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長期照護實務學習,年底更要來高醫體系學習放射線腫瘤治療,這樣的交流極具雙向價值,典型的雙向學習、互補合作。
這次醫療外交行動,也呼應賴清德總統提出的「以醫帶商」戰略。賴總統強調,醫療不僅是基本人權,更是台灣拓展外交的亮點。政府期盼透過深化國際醫療服務,帶動相關產業發展,並增進國與國之間的關係,推動醫療外交。小港醫院目前也正積極研發「舌壓器」,作為吞嚥訓練與早期篩檢的輔助工具,不僅回應高齡照護的臨床需求,更展現醫療創新與實用並進的研發精神。未來若能成功投入應用,亦有機會成為台灣醫材輸出的代表性產品,實踐「以醫帶商」從交流、教育到產業鏈結的全方位布局。
小港醫院馮明珠副院長表示,每一次交流不是任務,而是使命;不是完成交辦,而是共築希望。她相信,真正的醫療外交不是展現我們有多強,而是我們願意為對方多走幾步。在全球醫療互助的浪潮中,小港醫院以行動為筆,正默默書寫著屬於台灣的醫療外交新篇章。
圖1: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陳建志董事長會同高雄市議員林智鴻、小港醫院馮明珠副院長前往越南175軍醫院院慶盛典。
圖2:越南175軍醫院今年迎來50週年,高醫醫療體系深化國際醫療服務,帶動相關產業發展,並增進國與國之間的關係,推動醫療外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