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大學攜手資策會 推動智慧醫療、資安防護及可信任AI

中山大學攜手資策會 推動智慧醫療、資安防護及可信任AI1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想像一下,不久的將來,人們走進診間時,醫師戴著智慧眼鏡,只要輕輕一瞥,就能偵測出眼動與專注狀況,甚至幫助判斷認知功能是否異常;在社區裡,長者照鏡子時,映入眼簾的不只是熟悉的臉龐,還有智慧魔鏡為他量身打造的復健運動建議;醫院走廊裡,自駕輪椅則像貼心的護理師,安全地把病患送到指定位置。這些像科幻電影的場景,目前正由國立中山大學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(資策會)聯手推動,盼能逐步走入現實。

中山大學與資策會正式展開跨域合作,結合學術研究能量與產業技術,聚焦三大前瞻領域:「智慧醫療創新」、「後量子密碼解決方案」以及「可信任人工智慧研發」,期能打造兼具創新與安全的新世代數位應用。

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強調,醫學院與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將在智慧醫療領域展開一系列合作。以智慧眼鏡為例,它能進行眼動偵測,進一步協助醫師了解病患的專注與認知狀況;智慧魔鏡則能化身「居家復健教練」,特別適合社區長者進行體適能檢測,並提供個人化運動建議;而自駕輪椅的出現,將有效改善醫院繁忙的運送流程,確保病患安全抵達目的地。李志鵬校長強調,透過結合臨床經驗與智慧科技,不僅能提升照護效率,更能推動「從醫院到居家」的精準健康服務,讓智慧醫療真正走進日常生活。

然而,當醫療、交通、甚至金融等重要資訊全面數位化,隨之而來的資安威脅不容忽視。尤其在量子運算快速發展的今天,傳統密碼學可能在未來失去防禦力。為此,中山大學與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將共同投入「後量子密碼(PQC)解決方案」研發。研究方向包含:演算法軟體函式庫最佳化、建立安全評估框架、進行密碼遷移風險分析,並在軍工、製造、醫療等場域進行脆弱性測試,估計將大幅提升台灣抵禦量子攻擊的能力,替未來數位社會築起更堅固的防線。

「當科技逐漸融入日常,智慧醫療讓健康照護更貼近人心;後量子密碼為資訊安全建起護城河;可信任 AI 則確保技術進步不脫離人類需求與倫理。」資策會執行長范俊逸指出,AI的發展已邁入新世代,不再僅僅追求演算法與影像技術的突破,更需同時兼顧隱私保護、透明度與風險防護。換言之,未來的 AI 不只是聰明,更要值得信賴。中山大學與資策會的合作,正是希望打造一套「可靠的 AI」,讓技術落實於產業應用與社會服務中,例如醫療影像診斷、智慧城市管理,甚至教育學習支援,確保 AI 真正成為人類的良伴。

圖1:中山大學攜手資策會,推動智慧醫療、資安防護及可信任AI。右為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,左為資策會執行長范俊逸。

圖2:中山大學與資策會簽訂MOU展開跨域合作,聚焦三大前瞻領域:「智慧醫療創新」、「後量子密碼解決方案」及「可信任人工智慧研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