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甸旗山早療中心視力義診 助早療童「看見」學習之路 攜手專業團隊 陪伴慢飛天使探索世界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在慢飛天使的成長過程中,每一項細節都非常重要,其中視覺能力更是影響學習的成效的關鍵。為此,高雄市政府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的旗山早療中心,日前攜手臺灣低視能防盲學會與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,為慢飛天使舉辦愛心視力義診。未來將針對有需要的孩子,安排復能課程,並邀請老師與家長共同參與,為他們的「看見」之路點亮希望。
伊甸基金會表示,對發展遲緩兒童來說,視覺處理能力不佳,可能導致他們難以辨識文字、理解圖示、形狀顏色,或模仿動作,進而影響認知、精細動作等發展。此外,視力問題也將使得他們對環境的探索與理解受到限制,影響社交學習與互動,導致療育效果不彰,學習進程更加落後。
今年四歲半的宣宣,出生時因為水腦症住院治療,腦部腫脹壓迫神經的發展,導致半側肢體協調不佳。一年前來到旗山早療中心就讀日托班,老師觀察到他在看東西時,常會側頭、斜視,甚至出現眼球震顫的狀況。雖然家人曾帶孩子至醫院眼科就診,但因為不會指認C字缺口、對陌生環境感到焦慮等原因,使檢驗過程十分不順利而作罷。雖有特殊眼科門診,但因專業人力不足,且待排人數眾多,讓宣宣遲遲無法順利就診。
然而,此次義診團隊將專業設備與評估工具帶進熟悉的中心環境,檢查人員亦透過不同的教材與互動方式,引發宣宣好奇心,降低其焦慮感,幫助他得以完成檢測。不僅如此,現場更安排家長與眼科醫師,共同討論後續的配鏡事宜,為宣宣的視力復能,開啟第一扇窗。
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教授鄭靜瑩觀察到,許多特殊兒童在完成義診檢測後,缺乏後續長期的處置計畫,因此她向衛福部申請「視覺復能計畫」,將專業的復能服務帶入早療中心,使早療中心老師能與驗光師等專業人員跨領域合作,為有需要的孩子,提供個人化的課程調整與教學,並在專業器材的輔助下,幫助他們有效學習。
旗山早療中心表示,慢飛天使的發展環環相扣,此次的義診與後續的視覺復能計畫,為孩子們提供專業完整的服務,也為家長與老師帶來更明確的指導方針。未來,伊甸也將持續攜手各界專業資源,讓每位慢飛天使及其家庭都能獲得足夠的支持,勇敢探索世界。
圖一、專業人員利用玩具提升慢飛天使的檢查配合度。
圖二、利用教材,引起孩子興趣,以進行視覺搜尋訓練。
圖三、義診後,透過復能計畫,協助孩子眼位調整訓練。
圖四、伊甸旗療連結專業團隊,至中心為慢飛天使進行驗光及校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