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守大學USR扎根客庄文化,打造親子共學新體驗

義守大學USR扎根客庄文化,打造親子共學新體驗1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義守大學在教育部第四期大學社會責任(USR)計畫中提出的三項特色類萌芽型計畫,分別為「燕巢樂齡實驗室–打造全齡友善智慧生活圈」、「新園耕芯–智慧永續農業的循環新經濟」及「美濃世代共榮–客庄文化與健康樂活的永續之路」(以下略稱:美濃世代共榮),全數通過審查,展現大學整合跨域專業、回應在地需求、落實社會責任的行動力與潛能。其中,「美濃世代共榮」計畫聚焦於客家文化保存與世代融合,近期更攜手高雄市美濃區公所及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,共同舉辦「美濃世代共榮,客家音樂賞析」親子活動,透過融合童謠、樂器與故事劇場,打造兼具教育意涵、文化深度與參與感的親子共學體驗,活絡在地文化脈動,並深化地方與大學的共創連結。

該活動以感官互動與文化啟蒙為主軸,精心設計繪本導讀、客語童謠〈唱山肚個歌〉與〈面帕粄〉賞析、小樂器節奏互動及故事劇場演出等多元內容,帶領親子一同走入語言與音樂交織的文化場域。在義守大學師生的引導下,孩童們運用節奏棒、鈴鼓參與節拍遊戲,於聲音韻律中自然接觸客語元素,透過故事劇場的視覺引導,更深入認識客家傳統點心「面帕粄」的由來與文化內涵。整體活動不僅提升語言親近感,也讓孩子從日常食物中建立文化記憶,讓「文化學習」轉化為一場生動有趣、具體可感的探索旅程。

活動由義守大學營養學系陳玉桂老師帶領學生全程參與策劃與執行,從前期企劃、劇場腳本撰寫,到現場導覽與互動教學,學生皆主動投入、全力以赴,展現高度的參與熱情與專業實踐能力。陳玉桂老師表示:「學生走出教室、走進社區,親身體驗文化推廣與世代共融的實踐意涵,更能深刻體會專業所學如何透過跨領域合作,產生實質而深遠的影響。期望未來能持續創造更多結合文化、教育與社區的機會,讓學生在實作中學習,在參與中成長」;營養學系學生潘以昕分享道:「從童謠到劇場,小朋友的熱情參與,讓我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傳遞可以這麼有趣、這麼感動」;另一位成員學生林可潔則表示:「這次實作經驗,讓她看見語言、飲食與文化之間緊密的連結,這不僅是課堂知識的延伸,更是一場走進土地、認識文化的學習旅程。」

計畫主持人、義守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陳麗琴教授指出:「美濃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聚落,蘊含著豐富的語言、飲食與生活智慧。文化傳承不僅是知識的延續,更是情感的建立與認同的深化。透過親子共學,我們希望讓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心中悄悄發芽,也讓家長重新發現日常生活中蘊藏的文化價值與美感」;她進一步強調,大學應主動走入社區、連結在地,成為文化傳承與世代對話的重要平台,發揮高等教育在社會中的積極角色與影響力。

義守大學表示,USR計畫的核心價值在於「由學出發、回饋在地」。校方長期致力於整合跨領域專業資源,積極推動學生走出課堂、深入社區,透過實作參與深化對地方文化、產業與社會議題的理解,培養大學生在實踐中學習、於參與中成長。藉由這樣的歷程,不僅強化學生的社會關懷與專業應用能力,更進一步落實大學對社會的責任與承諾,推動世代共融與文化永續的目標在地化、具體化,讓大學真正成為引領地方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。

圖1:義守大學USR計畫團隊和參與民眾「美濃世代共榮,客家音樂賞析」(照片來源:義守大學提供)。

圖2:知識挑戰有獎徵答(照片來源:義守大學提供)。

圖3:面帕粄故事劇場演出,分享健康飲食樂趣與教育(照片來源:義守大學提供)。

圖4:面帕粄故事劇場演出,分享健康飲食樂趣與教育(照片來源:義守大學提供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