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游生物有機碳「糞粒」助攻藍碳 中山大學碳匯研究登國際期刊

0 0
Read Time:41 Second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若忽視海洋碳匯,臺灣追求碳中和就像「不可能的任務」!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逾15年,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「糞粒」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,可透過食物鏈大量把二氧化碳儲存於深海。整體海洋碳移除量,占全臺年碳排34.5%,潛力驚人。跨國研究登上國際期刊「海洋污染公報」(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),藉此呼籲政府著眼海洋性藍碳。
研究團隊指出,很多國家提出解決全球氣候暖化困境根本方法之一,就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並期望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,進而衍生碳權、碳稅、碳費等減碳機制。臺灣碳權交易管理辦法8月上路,未來民生消費也會列入碳排放計算。但目前臺灣碳匯(碳移除)無具體數據,亟需詳查臺灣森林、海洋及沉積物中的碳匯能力。洪慶章與海軍軍官學校副教授施詠嚴攜手組成跨校、跨國的研究團隊,首次對臺灣「自然碳匯量」進行全面性盤查,強調海洋在全球氣候解決方案中的關鍵角色,為未來碳匯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。


該研究統整了洪教授團隊自2006年至2020年橫跨15年的顆粒態有機碳通量(POC flux)數據,並結合相關文獻,揭示臺灣周邊海洋性藍碳扮演著二氧化碳移除的重要角色。洪慶章解釋,相較於樹木綠碳、土壤黃碳,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,且多數人以為濱海藍碳如紅樹林、海草床與鹽灘地是藍碳吸碳的主角,但研究發現,真正幕後吸碳高手,是肉眼看不到的大量海洋浮游生物,也概括所有海洋生物的死亡顆粒及「糞粒」。他指出,光線可穿透海平面下約150公尺,這些海洋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(無機碳),通過食物鏈遭浮游動物捕食,進而代謝成糞粒,間接將微藻轉換為顆粒有機碳,沉降至深海或海底沉積物中,可儲存達數10年至數百年,是藍碳重要的「生物幫浦」。


洪慶章也揭露臺灣自然碳匯現況,森林碳匯、海洋沉積物碳匯及海洋藍碳的二氧化碳年移除量分別為2,150萬噸、4,210萬噸及9,680萬噸。其中,海洋碳匯每年移除約占臺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億8000萬噸中約34.5%,對臺灣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關鍵作用。對照臺灣距離達成淨零排放,仍有約1億6千萬噸二氧化碳的缺口。他強調,應加強對臺灣陸地與海洋碳匯的實海域測量,需要更多的研究船來協助,同時加速採取去碳化能源策略,如減少使用石化燃料,及推廣電動車、再生能源及氫能技術。未來政策應納入更多創新技術,如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存儲、造林、森林復育、生物炭、大型海藻養殖及海洋鹼度添加等,以有效達成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。
該篇期刊作者群另包括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加爾維斯頓分校-海洋與沿海環境科學系教授 Peter Santschi,斯里蘭卡-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海洋科學技術中心教授 R. R. M. K. P. Ranatunga;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謝學函、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張懿、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特聘教授李澤民;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特聘教授周文臣、同校海洋環境資訊系副教授曹俊和,海軍軍官學校應用科學系學生劉恩齊等。
期刊連結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025326X24006416
圖1.2:中山大學海科系洪慶章(上排左2)特聘教授團隊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,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「糞粒」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。
圖3.4:海洋浮游動物及其代謝的「糞粒」。

Happy
Happy
0 %
Sad
Sad
0 %
Excited
Excited
0 %
Sleepy
Sleepy
0 %
Angry
Angry
0 %
Surprise
Surprise
0 %

About The Auth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