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攜手綠色餐廳行銷本土小米 重建消費與在地生產連結 推動花東部落經濟與文化資產永續發展

0 0
Read Time:42 Second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攜手綠色餐飲指南發起「小米食材研究會」,聯合全臺16家綠色餐廳,邀請主廚實地走訪臺東原鄉部落小米產地,並於5月展開為期一個月的「小米月」,同步供應臺東小米創意料理,透過料理傳遞本土小米所蘊涵的豐富多樣性,所交融出的風土滋味,以及目前所面臨的消逝危機,希望藉助廚師的力量,呼籲各界共同重視保存小米地景的價值,並帶動更多消費者一同支持本土小米與雜糧的復耕行動。
***守住農村部落,重建消費與在地生產的連結***
我們對於食物的選擇,將攸關著對這塊土地上環境與社會的影響。當消費者的需求與在地生產愈來愈脫節,愈來愈仰賴進口,將會使在地的農村經濟愈來愈萎縮,農村的社會與文化也將面臨衰微。
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指出,以農業為主要產業型態的花東地區,長期以來面臨人口外移、農業人口超高齡化、傳統原生作物與相應的農村文化消逝問題。因此,自2014年起,慈心基金會陸續協助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、國家發展委員會與林務局等政府資源導入花東地區,並深入在地瞭解由生態與人文所共構的農業文化底蘊。透過推動產業六級化,協助農民串連在地有機及友善農業、文化創意與觀光休閒等重點核心產業進行跨業加值合作,從一級農業轉型,向二、三級產業延伸,並導引更多消費者及廠商支持花東農產品,期盼將農食產業鏈所創造的利潤、技術及能量蓄積於當地。
***千年瑰寶,全球珍貴遺產,本土小米行路難***
然而,在地農食產業鏈重建過程往往不是一蹴可幾。以慈心基金會於臺東南迴四鄉推動的小米復耕計畫為例,慈心在復耕過程中發現,對於本土小米而言,二級的加工與三級的行銷、通路銷售,其實並非最大問題,最大的挑戰實際上來自一級生產端層面的障礙。最主要的兩大原因,是勞力密集生產型態下的高人力時間成本;以及野生動物造成的農損問題。
由於現階段小米耕種從播種、疏苗、除草、採收等完全依賴人力,再加上田區的鳥害嚴重,讓願意種植小米並留種的族人,僅剩部落的長者與極少數還留鄉的青壯年。而小米地景與多樣化的小米品系一旦在部落消逝了,也意味著臺灣本土農業文化遺產的消逝,以及原民利用所積累千年的智識系統和小米農田地景,所營造出來的生物多樣性的消逝。
包括保存在各原住民族語言中對小米的不同命名,隱含著祖先根據馴化作物的生物特性、外觀特徵及來源的紀錄。此外,部落文化中彼此饋贈、交換小米的傳統習俗,更成就了小米千年來種源交換與活化之重要機制。
除了在文化面向上的特殊性,小米在生態面向上亦具有重要意義。小米的生長分布海拔落差可達1000公尺範圍,因而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樣性。而小米也是瀕臨絕種的山麻雀十分喜歡的食物,小米種植面積不僅影響山麻雀族群數量,也連帶影響食物鏈更上端、同樣瀕危的熊鷹存亡。
在聯合國「糧食與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全球行動計畫」中,山區生物多樣性與當地原住民利用形成的智識系統,被認為是一項全球珍貴的遺產,特別是可供人類生活應用的農業遺傳資源。如此珍貴的資產,我們應該珍惜並復興。而部落的小米文化,更是臺灣原住民在生態環境與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典範。
***產業鏈重建,慈心與部落攜手前行***
為解決一級生產端所面臨的挑戰,慈心基金會積極引介各方資源,包括媒合政府資源補助防鳥網設置、與農業改良場合作試驗穴盤育苗、提供病蟲害診斷與防治資源,並計畫推動無人機、適於山坡地形操作的小型農機具研發,盼大幅降低一級農業生產過活動中的人力、物力與時間成本。而這過程中每項資源的到位,皆是在試錯中不斷修正前行、從無到有的開創性行動,慈心也在這過程中,與農友共同摸索,如何運用新技術來守住既有的價值。
面對當代飲食方式的變遷,外食人口日眾,「小米食材研究會」將在這個金黃色的小米收穫季節,帶著廚師走入產地,實際認識土地、耕作的長者、青農,以及到小米田拜訪的小鳥、猴子,主廚們將以迷人的手藝,接下連結農村部落的生產者與都市消費者的任務。
充滿挑戰的花東友善農業六級化產業鏈重建,雖仍是發展進行式,透過把本土作物種回來的呼籲,部落耆老珍貴的農業知識與傳承文化也重新受到關注,越來越多的部落青年、或志同道合的外部支援團體將活力與創新力帶進部落,共同為部落經濟與文化的復興貢獻己力。由「生產、生活、生態、生命」共榮發展的「四生精神」串起的公共參與人際網絡儼然形成,為萬物共存共榮的里山倡議在臺實踐,寫下了前景可期的美好預示。

Happy
Happy
0 %
Sad
Sad
0 %
Excited
Excited
0 %
Sleepy
Sleepy
0 %
Angry
Angry
0 %
Surprise
Surprise
0 %

About The Auth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