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華皮影戲團七代人不懈的傳承與推廣 將台灣皮影戲發揚於國際舞台

0 0
Read Time:49 Second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「觀音山東華皮影劇團」亦為「東華皮影戲團」,是台灣傳統皮影戲團歷史最悠久的戲團,從清嘉度、道光,歷經日劇時代傳承至今已第六代,最大特色在於歷代主演大多會因應時代的脈動做些創新改良,以拓展皮影戲演出發展。
自張狀(1820-873),在演戲之外兼营餅舖,且以餅舖之名創戲班命名為「德興班」為第一代,戲偶尺寸約25~0公分。第二代張旺承製餅與戲班,陽刻皮雕技巧更顯細膩精緻。第三代張川(又名:皮戲川),專職於皮影戲,戲團則命名「新德興皮戲班」,將戲偶操作桿由行動遲緩的三桿操作改成二桿較為靈活,當時演出形式以煤油燈照明、牛車搭台、坐演,文戲唱曲居多。
而第四代張叫(又名憨番)改良以電燈取代油燈照明,並給傳统影偶加上黄色,此外也嘗試以塑膠片和布料結合牛皮來製作影偶,和活靈活現的表演技巧,當時人稱為「皮猴戲」,在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中,台灣傳統戲劇全面被禁演的情況下,日本人為更加強宣導政令,應用了當時蔚為流行的民間「戲劇」教化民心,高雄州廳方面由對台灣民俗極為研究的日本專員山中登先生負責,挑選高雄州最富盛名,中、日語言溝通順暢並獨具表演水準的團體特許演出,劇團第四代團長張叫 所主持的「台灣影繪藝術團」(當時團名)獲選為「第一奉公團」。此奉公團的殊榮,在非常時期下得以存活與茁壯,從此聲名大噪。
光復後由第五代張德成繼承父業且更名為「東華皮戲團」·為加強團址所在、由家鄉地理位置高雄縣大社鄉的風景名勝觀音山亦名為「觀音山東華皮影戲團」。張德成的改良變化最多,他將影窗寛度四尺放大一倍,投影電燈從二盞改為四盞,改坐演為站演,因戲院觀看人數眾多·將影偶放大由原來的一尺改為二尺,側面改為雙目八分相,在服裝道具上也有創新,色彩更加鮮明艷麗、傳統及自編劇本高達三百齣。
張德成才華出眾演藝事業高湖迭起,除了名滿南部地區外,1950至65年代是皮影戲業當中唯一走遍全台灣各戲院叫好又叫座的戲團。先後率團應邀前往日本、菲律賓、香港、美國等地巡迴演出。晚年更熱衷皮影藝術的推廣,教學無數場皮影戲研習班,民國74年榮獲「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」殊榮,教育部出版全台首冊為藝師出版的生命史「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生命史一皮影戲張德成藝師」,並在當時以藝師身份收傳習藝生,可謂一生皆奉獻於皮影戲。
現今第六代團長張榑國 是 張德成 排行老三的兒子,於民國74年繼承衣体,民國83年為「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皮影戲首位習藝畢業生」,劇團助演與後場樂師為兄長張義國,第七代年輕團員、張能傑、張淑涵、張智绚等人,不僅陣容堅強,且各有所長。劇團演出劇碼不僅保有傳統《西遊記》、《濟公傳》、《白蛇傳》、《封神榜》、《世外奇聞》等經典系列大戲外,還有新編劇碼《延平郡王鄭成功》、《關子嶺傳奇》、《蓮池潭龍虎爭霸》等,以靈活富有節奏的演技,口白加入時事和逗趣詼諧橋段,搭配絢麗燈光變化效果,廣受觀眾好評。此外,與時俱進的創意改編能力,將皮影戲結合各式活動與宣傳,異業合作客製化劇碼,深受各界青睞。
張榑國團長在戲偶製作雕刻及上色的細腻技巧,讓東華的傳統復刻五分相戲偶及創新八分相戲偶充滿藝術美學。多年來帶領隊深耕巡迴校園與學術藝文單位演出及推廣皮(纸)影戲教學,穿梭民間廟宇酬神野台戲、公司企業商演等活動,近年以藝文關懷性質自辦監獄看守所、弱勢團體等單位表演,讓皮影藝術無遠弗屆發展。
這一份堅持傳統與創新突破的心力,張榑國團長在民國83年膺選為「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」、「傑出藝術薪傳金獅獎」、107年獲高雄市教育局頒發「高雄市藝術教育貢献獎-終身成就獎」等獲獎無數。親自編寫的「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傳藝計畫案圖鑒類 皮影戲一張德成藝師家傳影偶圖錄」及「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傳藝計畫案劇本類 皮影戲一張德成藝師家傳劇本集第十五冊解說本」於85年與86年由教育部出版。
東華皮影戲團七代人不懈的傳承與推廣精神,獲文化部登錄為“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”以及“皮影戲偶製作技術保存者”殊榮。曾獲邀於美國、韓國、哥斯大黎加、日本、香港交流演出,將台灣皮影戲發揚於國際舞台。

Happy
Happy
0 %
Sad
Sad
0 %
Excited
Excited
0 %
Sleepy
Sleepy
0 %
Angry
Angry
0 %
Surprise
Surprise
0 %

About The Auth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