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護伊甸慢飛 高雄港都扶輪社用音樂傳愛

守護伊甸慢飛 高雄港都扶輪社用音樂傳愛1
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10月23日上午,伊甸基金會旗山早療中心,舉辦一場「守謢慢飛 躍動音符」活動,透過簡單旋律與節拍,激發慢飛天使的觀察力與想像力。活動邀請高雄港都扶輪社──長期支持伊甸「弱勢兒童服務」的夥伴再度到訪中心。社友們陪伴孩子上音樂課,大手牽小手一起搖沙鈴,隨著律動樂曲邊聽邊跳,歡笑聲充滿整個教室,氣氛溫馨熱鬧。

    叮噹叮噹的手搖鈴聲,充斥在伊甸旗山早療中心教室裡,每位慢飛天使的身體裡都藏著節奏細胞,在音樂的引導下,慢飛天使就隨著各種音樂自由起舞,樂在其中。音樂不僅能撫慰人心,也具有療育的功能。對情緒障礙、學習障礙、過動症、自閉症的慢飛天使而言,音樂課程有助身體協調,也能幫助情緒調解,讓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。

阿加是一個愛笑的三歲小男生,產檢時發現染色體異常,但媽媽的愛選擇接受他生下來。出生後,他經歷心臟手術,又因癲癇時常發作而持續服藥並回診就醫。雖然進出醫院多次,但他面對人時總是常露出笑容。滿兩歲時,阿加來到早療中心學習,剛開始因肢體協調不佳,需要使用助行器及矯正鞋等輔具支持,但是持續的療育下,已經可以獨立行走。他樂於參與課程,其中最期待的課程就是音樂課,會跟著搖擺或拿樂器跟著節奏,非常認真。老師說,只要上音樂課,他整個人就頓時活躍起來,甚至會隨節奏擺動身體,臉上總掛著愉悅的笑容。

高雄港都扶輪社社友們,特別來到中心,陪慢飛天使一起上音樂課,現場捐贈15萬元,支持早期療育服務。社長陳志光表示,大旗山地區幅員廣闊,交通不便,資源相對匱乏。他感謝伊甸基金會長期投入,為慢飛天使家庭注入溫暖關懷,讓更多人了解偏鄉的實際需要,給予最適切的幫助。

伊甸「旗山托嬰及育兒資源中心」主任李燕惠表示,大旗山地區屬高雄的偏遠鄉鎮,學習資源明顯不足。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,發展遲緩的情況更需被關注。因此,中心每週安排一次音樂課程,老師們透過巧思與創意,設計趣味的內容,促進孩子多項發展。課程中也利用各式各樣的小玩具、生活用品變成有趣的樂器,像是杯子、盤子、水管、白紙等,讓孩子們在遊戲與音樂中,學習表達、專注與互動,逐步培養自信心。

伊甸深耕高雄早療服務近30年,在大旗山地區提供日托、時段及到宅服務,也設有社區據點,由職能、物理、語言治療師等跨專業團隊合作,共同擬定療育目標,幫助慢飛天使突破重重挑戰。同時,中心也教導家長居家療育與照顧技巧,減輕照顧壓力與無力感。孩子的未來不能等,伊甸邀請民眾每月捐款300元,支持「弱勢兒童服務計畫」,讓每一個孩子,都有健康成長的機會,詳情請上伊甸基金會官網,或撥打捐款專線(07)315-966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