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》紀錄片 野地攝影師用行動守護生態 為下一代留住土地的記憶

《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》紀錄片 野地攝影師用行動守護生態1

【記者吉雄世綜合報導】將近80歲的野地攝影師徐仁修老師,花了6年穿梭於沒有訊號的山林,從蘭花螳螂、穿山甲,到獼猴、黑熊,用鏡頭捕捉動物在荒野中最真實的模樣。里仁社會企業延續對這塊土地的關懷,再度支持生態紀錄片推廣,透過官網、APP和社群平台,邀請消費者一起支持《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》紀錄片的電影待用票及校園公播行動,讓更多孩子有機會親近自然、認識生態。

《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》由金馬導演沈可尚與台灣第一代野地攝影師徐仁修共同完成,是一場關於自然與人生的深刻對話。徐仁修老師對大自然的深刻凝視與長年奔走荒野的精神,帶動人們反思與土地及萬物的關係。里仁繼2023年推動《消失的紫斑蝶》紀錄片上映與校園推廣計畫後,再度邀請大家關注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的真實紀錄,透過消費者的力量,讓更多人在戲院與校園看見自然生態與人類的連結。

生態保育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,里仁深知唯有不斷耕耘,才能讓關懷持續發芽。十年來,里仁運用通路的永續影響力,積極向消費者推廣理念,推動生態紀錄片與影像教育走入生活與校園。從2015年《老鷹想飛》紀錄片開始,邀請廠商與員工認識黑鳶生態,鼓勵消費者共同支持無農藥耕作,守護田間生物。而後陸續推廣《我家有個開心農場》、《黑熊來了》和《老鷹之手》等紀錄片作品,2023年更一連舉辦《山椒魚來了》、《守護黑面琵鷺》、《消失的紫斑蝶》包場放映與座談活動,同時安排導演現場分享,讓觀眾透過影像與在地物種、棲地保育建立更深刻的連結。

圖1:里仁邀您支持生態紀錄片《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》,感受一場自然與人生的深刻對話。(里仁公司提供)

圖2: 野地攝影師徐仁修用鏡頭捕捉動物在荒野中最真實的模樣(里仁公司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