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透紅冰鑽派對」高餐大結合食物設計與潔淨飲食技術 助佳冬農會開發冬藏果香冰品 推動地方農產永續轉型
【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(NKUHT)持續以「地方創生 × 綠色永續」為核心推動產學合作,攜手屏東佳冬鄉農會共同研發以在地水果為主題的永續冰品,於台北希望廣場舉辦「透紅冰鑽派對—冰品發表會」,現場推出蓮霧與鳳芒雪糕、蓮霧霜淇淋、結合蓮霧果實凍與起司蛋糕的新食感冰品,以及海鹽西瓜冰角特調氣泡飲等作品,展現農產創新與學術研發共創的成果。

活動現場由農業金融署周妙芳副署長蒞臨致詞,並與多位農會總幹事共同出席,展現公部門與農業系統對地方創生的高度重視。周副署長表示,台灣農業正面臨氣候變遷與市場變革的挑戰,農金署支持各地農會以創新加工與品牌策略推動農業升級,她強調:「台灣的農業發展必須以永續為核心,以教育為支點,以創新為引擎。這場合作讓地方產業、學術研究與農民實踐彼此呼應,象徵著農業新時代的開始。」

佳冬地區被譽為「蓮霧的故鄉」,更是「西瓜的原鄉」,全台約有六成以上的西瓜來自佳冬農民之手,連西瓜苗產量也是全台第一。除蓮霧、西瓜外,佳冬的鳳梨與芒果也因海風與陽光的滋養而香氣濃郁、甜度高。然而,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。受極端氣候影響,現今蓮霧裂果率高達五成以上,農民收益受到嚴重衝擊。佳冬鄉農會總幹事林淑玲指出,約三十年前,全台蓮霧種植面積超過八千公頃,如今卻縮減至不到三千公頃。這樣的變化,正提醒我們必須以更永續、更具創新的方式支持在地農業。

長期投入綠色永續及地方創生輔導的高餐大曾裕琇所長表示,這次合作並非單純商品開發,而是一場以「食物設計× 潔淨飲食」為導向的地方創生實驗,結合學理研究與廚藝創作,從地方食材重新出發,將佳冬的水果轉化為兼具健康、文化與經濟價值的創新冰品。團隊結合感官分析與潔淨飲食技術,不使用化學色素、香精、防腐劑與乳化劑,保留水果原色、風味與果香;並運用天然客家青草及西方香草香料層次設計,包括客家紫蘇、仙楂、桂花、茉莉花、屏東玫瑰花、香莢蘭、薄荷與九層塔等元素,使冰品呈現前韻花香、中韻果香、尾韻森林香的多重風味,展現潔淨飲食的文化深度與感官美學。在產品設計上,「蓮霧雪糕系列」以蓮霧慢火熬煮的果粒醬,帶出果肉微脆與果酸平衡的層次感,風味濃郁而不膩;「鳳芒雪糕」以鳳梨與愛文芒果交融,展現熱帶果香的酸甜平衡;「蓮霧霜淇淋」結合蓮霧果實凍與乳香質地,加入低溫烘燥果乾、起司蛋糕與蓮霧小西餅,創造冰、果與乳並存的多層感官體驗;「海鹽西瓜冰角」則以天然海鹽平衡甜味,搭配氣泡水調製成果香氣泡飲,展現低糖、清新且具永續概念的飲品美學。
佳冬鄉農會總幹事林淑玲表示,佳冬農民世代與土地共生,這次與高餐大的合作,讓「傳統水果」透過學術能量轉化為「文化冰品」。林總幹事指出:「氣候變遷讓蓮霧與西瓜種植面臨極大挑戰,農民的努力需要新技術、新設計來支撐。透紅佳人品牌讓我們看到農業不只是務實生產,更可以結合教育與設計成為地方創生的新力量。」她強調,這項合作不僅提升了農產品價值,更讓年輕世代重新看見農業的希望。
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陳國泰代理校長表示,學校長期以大學社會責任(USR)為主軸,將綠色永續、飲食教育與地方創生結合,推動「從產地到餐桌、從餐桌到永續」的行動實踐。「透紅佳人」冰品系列正是學術研究落實於地方產業的範例,展現了學校以食物設計為核心的研究實力與社會貢獻。校長表示:「在極端氣候與飲食轉型的時代,潔淨飲食代表著一種新的文化態度,也是教育的延伸。高餐大將持續以研發為後盾,協助地方農會開發具市場潛力與永續價值的農產新形態,讓學術與產業攜手,共同守護台灣土地的風味與未來。」
此次「透紅佳人潔淨飲食冰品系列」的合作,同時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中的SDG2「零飢餓」、SDG3「健康與福祉」、SDG12「責任消費與生產」與SDG15「陸域生態」。未來,高餐大與佳冬鄉農會將持續深化地方創生與潔淨飲食教育合作,推動更多以「地方食材 × 創新設計 × 永續理念」為核心的研究與商品開發,讓台灣的風土味道在教育、文化與產業之間持續發酵。
圖1:農金署周妙芳副署長、農會總幹事群、佳冬鄉農會團隊、高餐大研發團隊暨產官學貴賓合影。
圖2:農金署周妙芳副署長、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宮文萍董事長、佳冬鄉農會林淑玲總幹事等產官學貴賓享用"透紅佳人冰鑽派對"。
圖3:透紅佳人冰鑽派對—海鹽西瓜氣泡飲特調。
圖4:"透紅佳人冰鑽派對"新食感冰品及海鹽西瓜氣泡飲特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