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法語花香」佛法 × 戲劇 × 音樂 —— 10月18日 高雄中山大學逸仙館盛大登場

一場將佛法生活化、藝術化的心靈饗宴,即將在高雄綻放。由天崧法師監製、楊偉漢導演策劃的心靈法劇樂——「法語花香」,將於10月18 日(六)晚間 7 點,在國立中山大學逸仙館隆重演出。
結合佛教《法句經》的經典智慧,透過戲劇、音樂與舞台藝術,傳遞跨越年齡與文化的心靈共鳴。這更像是一場跨界的心靈旅程,適合所有年齡與不分宗教背景的觀眾共賞。
🌿 延續感動:從《阿茶與師父》到《法語花香》
去年,《阿茶與師父》故事音樂會在台北與高雄兩地首度演出,感動無數觀眾。這場音樂劇以印度慈恩學校為背景,真實呈現一段因教育而翻轉命運的故事。演出融合佛法、音樂與戲劇,展現「教育即是希望」的精神核心,讓許多觀眾在劇場中流下感動的眼淚。
天崧法師以實踐者的姿態,將自己在印度推動慈恩學校的經歷,化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。他相信:「要翻轉苦難變成希望,唯一的途徑就是教育。」
去年首演的熱烈迴響,也奠定了這項演出的精神基礎與文化價值。今年的《法語花香》可說是延續這份感動的第二篇章,並期許未來每年都能在台灣各地持續推動,成為年度固定的大型心靈演出品牌。
🪷 舞台上的法句經:讓佛法走進生活
「法語花香」取名自佛教經典《法句經》(Dhammapada),原義即「真理的語言」。這部經典以簡短偈語闡述佛陀教法,是引導人心清明與覺醒的智慧結晶。
此次演出希望將這份經典智慧轉化為藝術語彙,讓觀眾在音樂與劇情中,感受佛法的柔軟與深刻。特別的是,天崧法師不僅身兼監製,更親自登台演出,以《法句經》的法語作為劇場的靈魂線索。
每一段劇情轉場時,法師都會適時以經典偈語穿插,巧妙銜接不同篇章,使整齣劇在莊嚴與藝術之間自然流轉,毫不突兀。這種方式讓佛法不再停留在說法壇上,而是走進舞台、融入故事,觀眾在欣賞劇情與音樂的同時,也能潛移默化地聆聽佛陀的智慧之語,感受心靈的觸動與啟發。
🌸 幕後靈魂人物:天崧法師與導演楊偉漢
🌿 天崧法師
天崧法師來自馬來西亞,兼具南傳、漢傳與藏傳佛教的傳承背景。精通馬來文、印度文、英文、中文、泰文,擁有印度臘克腦大學博士學位,學術專長涵蓋阿育吠陀、瑜伽哲學與佛教思想。他長年致力於教育與佛法的結合,並在印度推動慈恩學校計畫,以教育翻轉弱勢階層的命運。
對師公與僧團心懷深厚感恩,秉持謙遜與實幹的精神,在台灣默默弘法,是一位「做事的人」,也是一位深具國際視野的法師。
🎭 導演 楊偉漢
楊偉漢導演來自馬來西亞,早年活躍於華語流行樂壇,獲得多項音樂大獎。之後轉向音樂劇舞台創作,融合東西方藝術元素,打造深具感染力的作品。
他曾憑《姚莉音樂劇》榮獲第十屆 The Boh Cameronian Arts Awards 多項大獎,這次再次以音樂與戲劇交織,為《法語花香》打造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🎭 結合瑜伽、音樂與戲劇的心靈饗宴
此次演出由天崧法師領軍,全省知名瑜伽老師群共同參與,融合佛法、戲劇、音樂、肢體與燈光設計,打造獨特的「心靈法劇樂」形式。無論年齡、宗教背景,都能在劇場中找到共鳴,感受佛法走進生活的力量。
🗓 活動資訊
📅 日期:2025年10月18日(六)
🕖 時間:晚上7:00
📍 地點:國立中山大學 逸仙館
🎟 票價:1500 / 1000 / 600
📞 購票專線:0929-083-908
📩 購票表單:https://forms.gle/6sqNKBX7Fmv13yuY6
🌼 結語:法語芬芳,心靈共鳴
在這場演出的背後,是一位來自國外、深耕台灣弘法的天崧法師。
他不僅以扎實的學術底蘊與多語言能力,讓佛法跨越文化的疆界,更以親身實踐教育與慈悲,默默耕耘。
更難得的是,法師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。他始終銘記師公與僧團的栽培,處處以感恩之心回饋社會。
這份真誠與感恩的力量,正是當今世界最需要的精神力量。
圖說1:海報。圖說2:天崧法師(右)與 Venerable Dr. Manoj Thero(左)於印度菩提迦耶交流互贈佛像,展現跨宗派法誼與融合精神。
圖說3:天崧法師率團前往印度菩提迦耶,與 Venerable Dr. Manoj Thero 及眾僧進行法誼交流,展現跨宗派合作與國際弘法精神。
圖說4:前排中 天崧法師與大家合影。
圖說5:高雄金山寺監院天崧法師 是講得一口流利中文的馬來西亞印度裔人士。
圖說6:天崧法師與大眾合影。